半岛官网大家谈|以体育人如何让青少年受用一生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杨扬持续关注着学校体育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话题。她希望借助体育有效地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锻炼身体。”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杨扬这样说道。
在今年的提案中,杨扬重点阐述了定期、规律的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益处,并分析解读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杨扬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要切实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相关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部分家长对体育运动及体育教育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这会耽误孩子学习时间。对此杨扬表示,可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普及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
去年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
针对此情况,杨扬建议,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提升情绪状态,增强集体荣誉感。
今年期间半岛综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进一步推动国球进校园半岛综合、进公园。在他看来,乒乓球不仅能够为国争光、争金夺银,同时也能带动全民健身。
作为国球,乒乓球有其独特影响力。去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的通知》,旨在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面向广大青少年,刘国梁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在他看来,通过体育锻炼,青少年能磨炼出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提升规则意识与抗压能力,学会如何面对胜负和坎坷。
据了解,中国乒乓球队几乎每次比赛或封闭训练期间,都会寻找机会让明星球员走进校园或社区,发挥偶像的榜样作用。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引导青少年敢于正视逆境、勇于迎难而上,这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无论是外在体魄还是内在人格,体育于有形与无形中都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拼搏精神、团队协作、积极进取,这些优秀品质都可以从体育中锤炼而来。
因此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诸多代表委员提出“让孩子们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等类似建议的原因所在。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协王励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学校仍存在课间10分钟被占用的情况,他希望延长课间时长,鼓励孩子们都在课后走出教室、走向户外。
对此,全国代表、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女足教练水庆霞表示,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非常重要,需要政策层面长期而稳定的持续推动半岛综合。在她看来,随着外界对体育的认识愈加深入,家长会看到体育带给青少年的益处,其中的矛盾与冲突点自然会越来越少。
“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体育育人,它可以教会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水庆霞认为,即便是以后不从事相关事业,孩子们依然能从体育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一生的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