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半岛官网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之后的核心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赋予了时代机遇,而体育产业发展也可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挥独特作用。这一判断既是来自过去十余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来自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bd半岛官网,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亮点纷呈,首当其冲就是高增速。以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的“十三五”前4年为例bd半岛官网,复合年均实际增速达到了16.5%,比同时期GDP增速高出了将近10个百分点。其中,2018年产业增加值实际年增速达到了24.7%。与体育产业高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居民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整个“十三五”时期,我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复合年均名义增速为12.5%,比同时期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高出了6个百分点。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既体现了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之所以说体现了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从国际经验来看,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先发经济体其体育产业从20世纪70年始快速发展,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基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实现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因此一般将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体育产业开始启动并快速发展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从我国情况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我国人均GDP于2019年首次突破1万美元,而体育产业大体上也是在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开启快速发展之路。之所以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在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作为典型的生活服务业,体育产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在今天欧盟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中也概莫能外,但过去十年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从发展之初就成功跳出了鲍莫尔病的怪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指其高度融合于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高度统一,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体育产业在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所作出的独特贡献。而在先发经济体中,体育产业往往被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工具,这其中有复杂的原因,首先与国情有关,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城镇化,而其包括户外运动产业在内的体育产业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快速发展,客观上导致其体育产业错过了促进乡村发展的时代机遇。不仅如此,上述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甚至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持中心城区的繁荣发展就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修建体育场馆、引进职业球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这意味着过去十年以来,类似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现象也具有独特性,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难以大规模观察到,这生动体现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具有非常重要和丰富的含义,其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关键在于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在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包括移动互联在内的技术优势,做好了顶层设计,用好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道路,基于同期的市场需求环境,我国体育产业很难取得现有成就。一言以蔽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其本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庞大的人口规模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既是巨大挑战,也是重要优势。过去十年,我国体育产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居民消费强度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领域,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和均衡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体育产业可以在其中大有作为。过去十年,我国体育产业深度融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走出了一条“农村道路”。特别是在中西部乃至东部的一些后发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分布在丘陵、山地、荒漠等极为不利的复杂地形地貌中,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上受区位、交通、气候和生态等各种制约bd半岛官网,传统林果、种植和养殖业以及现代制造业难以成规模发展起来,导致长期贫困,进入新时代后,上述诸多劣势转而成为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的巨大优势,通过户外运动带动乡村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人们的产业选择问题,实现了具有可持续性的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过去十年中,一个个体育产业佳线公里的健身步道将山乡“砍柴路”变成了“致富路”;一根鱼竿钓出“西部最美渔村”,助力库区连片贫困带顺利脱贫,这正是体育产业以自己的方式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先,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总指出“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过去十年的发展证明我国体育产业是实现生态价值的重要转化器。这在一些传统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中体现最为突出。这些地区在过去很长时间高度依赖矿产资源,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保红线收紧,其经济发展一度出现了很大困难,有的甚至发生了断崖式下跌,在谋求转型时将目光转向了更具可持续的资源,就是“绿水青山”,开发这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一座座矿山、矿坑被打造成了户外运动网红打卡地,户外运动产业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取代过去的矿业经济成为地区主导产业,也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成功带动了东北、西北、华北冰雪运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冰雪资源的经济价值,冰雪运动成为冰雪经济的主力军。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践行习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
如果说在过去十年,我国体育产业“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进入新的百年之后,它将快速发展壮大,按照既定目标,到2035年,随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实现,体育产业也将同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过程中,我国体育产业还将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特别是过去3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2020年、2021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6%、1.07%,低于2019年1.14%的水平,疫情之后我国体育产业如何用更短的时间恢复增长,并快速回到疫情之前的高增长路径上还面临很大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以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推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够均衡,这种均衡既表现在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上,也表现在体育服务业内部以竞赛表演业为代表的观赏型体育产业和以健身休闲、教育培育为代表的参与型体育产业的不均衡上。要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尽快回到疫情之前的高速增长路径上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要从解决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着手,关键在于打开增长空间,从目前的“单轮驱动”转变为“三轮驱动”。从体育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欧盟等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其体育产业中参与性产业和观赏性产业的体量相对较为均衡,整个产业的增长由二者共同驱动。参考这一经验,同时考虑到在制造领域的优势,理想情况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参与性体育产业、观赏性体育产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三轮驱动”,能否尽快形成这一局面,对于能否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尽快复苏和持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
一是加快职业联赛治理改革。职业联赛是竞赛表演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职业联赛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体育服务业内部不均衡、进一步打开体育服务业增长空间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冰球、围棋等职业联赛的改革和发展,鼓励网球、自行车、拳击、赛车等更多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发展职业赛事。加强研究,按照“一项目一体系”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根据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路线图,切实推动职业联赛发展,从而全面打开竞赛表演业发展空间。当前特别要保持职业足球联赛的稳定性,针对上一轮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导下,制定新的五年行动方案,加强对现阶段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改革的指导,让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赛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加强产业政策和机制创新。过去十余年,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为破解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进行了系列的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并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未来一段时间,创新的重点要聚焦在几个方面:一要降低产业发展中的制度性成本,特别是针对赛事活动,各地应尽快建立跨部门“一站式”服务机制或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优化赛事使用道路、空域、水域、无线电等行政审批流程。制定合理的赛事活动安保标准,推动体育赛事活动安保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二是降低产业发展中间的要素成本。例如目前很多地区健身房和游泳馆水费收费仍然采用特种行业水费收费标准,应该尽快统一标准依照商业用水或者更优惠的水价标准。
三是加快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体育制造业可能会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推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强品牌,加大研发创新是必由之路。要引导一批企业由“贴牌生产”“代工生产”“仿造生产”等低附加值中低端生产制造向高附加值中高端服务型制造转型,从成本竞争、价格竞争逐渐转向技术和品牌竞争,提升体育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形成与东南亚国家互补性分工,保持和扩大体育用品出口规模,优化体育用品出口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效防范产业转移可能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风险。充分利用双循环新格局的契机,推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有效降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中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基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后疫情时代要以体育制造类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标杆和引领,探索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
四是大力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继续培育和支持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领域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进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产业融合模式,促进体育消费场景的生活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数字体育,抓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推进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优势和人口规模优势,大力培育适应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特点的体育商业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体育服务业快速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